• 首页
  • 关于我们
  • 古瓷标本库
  • 瓷器资料库
  • 高级检索
    • 标本检索
    • 整器检索
  • 博物馆展
  • 会员中心
    • 常见问题
    • 如何投稿
    • 投稿审核条件
  • 登录/注册
整器资料库检索
    否 是
    序号 小图 整器名称 简要描述 品种 朝代 拥有人
    1 明 德化窯 夔紋筒式弦紋爐 德化窑,明(公元1368-1644年),无,颜色釉,現況類別:良好 類別:陶瓷器 質材:陶瓷 功能:香具 尺寸:高7.2公分 口徑10.3公分 時代:明 時代2:西元16-17世紀 说明:此三件作品釉細白、胎緻密,產燒自德化窯。爐身分別作簋式、筒式和蔥管腳頂爐的造形,器表以弦紋區隔出來的環帶中,又皆模印有相對的夔紋和回紋,無論夔紋與回紋皆是青銅器上經常出現的紋飾,此處陶工雖已將之簡化,然而裝飾於同樣仿自青銅的爐形上,猶能傳達古意盎然的韻味。據晚明高濂《遵生八牋》所記,簋式爐爐身兩側貼飾的「戟耳」,蔥管鼎和弦文爐底部銜接的「蔥管腳」以及「雲板腳」,皆為上乘品具備的要素。此三件作品雖非宋代名品,然而形制中流露出晚明賞鑑觀看瓷器的品味。 颜色釉 明(公元1368-1644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2 北宋 十世紀 定窯 白瓷龍口執壺 景德镇窑(江西),北宋(公元960-1127年),无,颜色釉,現況類別:良好 類別:陶瓷器 質材:陶瓷 功能:盛裝器 尺寸:全高19.7公分 口徑3.1公分 最大腹徑13.6公分 足徑7.2公分 時代:北宋 時代2:西元10世紀 说明:侈口長頸執壺,口部上合斂收,帶一小圓蓋,蓋的子口側出兩榫頭以與器口榫孔相合;蓋頂貼飾帶蒂多瓣的小花。腹部深勒八道稜痕,使成八瓣瓜式器身。曲流浮雕龍首,凝眼卷鼻張口,印紋清晰有神。長執把與器身交處另貼以兩泥釦為飾。釉色灰白明亮略有長開片;立燒,足緣與足內無釉,沾滿墊沙。 颜色釉 北宋(公元960-1127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3 清 仿成化青花團花三足爐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无,青花,无 青花 清(公元1636-1911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4 嘉靖款 青花蓮花印泥盒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康熙,青花,无 青花 清(公元1636-1911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5 白瓷盤長花式盒 德化窑,清(公元1636-1911年),无,颜色釉,无 颜色釉 清(公元1636-1911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6 清 官窯 甜白蕉葉紋觚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无,颜色釉,无 颜色釉 清(公元1636-1911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7 清 德化窯 白瓷獸面紋爐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无,颜色釉,現況類別:良好 類別:陶瓷器 質材:陶瓷 功能:盛裝器 尺寸:高6.0公分 口徑10.6公分 底徑11.4公分 時代:清 時代2:西元1644-1911年 说明:侈口有唇,直頸,碩腹,圈足外撇。全器施白釉,光素典雅。紋飾以弦紋分三層,皆以淺劃回紋為地,頸部與圈足凸雕獸面紋四枚,間飾兩兩成對的小獸,器腹則以排列有致的乳丁紋加強菱形回紋的幾何感。爐內有裂隙與沙釘,圈足露白胎,器底刻「漢伯□□」字蹟不清。 颜色釉 清(公元1636-1911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8 清 白釉劃花菊花印泥盒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无,颜色釉,无 颜色釉 清(公元1636-1911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9 明 德化 簋式爐 德化窑,明(公元1368-1644年),无,颜色釉,无 颜色釉 明(公元1368-1644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10 北宋至金 定窯型 白瓷嬰兒枕 定窑,北宋(公元960-1127年),无,颜色釉,无 颜色釉 北宋(公元960-1127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11 宋 定窯 劃花魚紋大碗 定窑,北宋(公元960-1127年),无,颜色釉,无 颜色釉 北宋(公元960-1127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12 宋 定窯 劃花蓮花大碗 定窑,北宋(公元960-1127年),无,颜色釉,无 颜色釉 北宋(公元960-1127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 324 页/共 736 页 共 8832 条
    • 主页
    • 关于我们
    • 古瓷标本库
    • 瓷器资料库
    • 会员中心
    • 京ICP备202301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