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器资料库检索
序号 | 小图 | 整器名称 | 简要描述 | 品种 | 朝代 | 拥有人 | |
---|---|---|---|---|---|---|---|
1 | ![]() |
明 十五世紀 鈞窯 天藍葡萄紫釉仰鐘式花盆 | 钧窑,明(公元1368-1644年),无,颜色釉,現況類別:良好 類別:陶瓷器 質材:陶瓷 功能:花器 尺寸:高14.7公分 口徑19.5公分 時代:明 時代2:西元15世紀 说明:侈口外敞,深弧壁、上豐下斂,矮圈足,底挖滲水孔五個。周壁胎較薄,底足漸厚。通體罩施濃釉,釉面勻亮,口沿呈褐色邊,外弧壁葡萄紫釉,色階有深淺的變化,器裏口緣一截紫色,至內周壁轉成天藍。施釉至足際,足邊修釉痕清晰可見。足底緣修飾端整,底刻數目字「九」 | 颜色釉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2 | ![]() |
明 十五世紀前半 鈞窯 天藍葡萄紫釉仰鐘式花盆 | 钧窑,明(公元1368-1644年),无,颜色釉,尺寸:高14.6公分 口徑19.5公分 時代:明 時代2:西元15世紀前半 说明:侈口外敞,深弧壁,上豐下斂,厚圈足,底挖五滲水孔。整體造型如仰置的掛鐘,故稱「仰鐘式花盆」。釉色青綠及淺紫交融,見蚯蚓走泥紋數道,口沿則為褐色邊。足底緣修飾端整,並塗上醬色護胎釉,外底陰刻「九」字。 仰鐘式花盆在宋元時期的青瓷窯系都已大量出現,韓國元代新安沉船中也裝載了一批龍泉窯的仰鐘式盆。由此可見,花器也是外銷品之一。明代之前的仰鐘式盆,常以花口形制出現。院藏元代傳趙孟頫畫〈盆花〉(故畫01268-1),元代類型的仰鐘式盆內栽植一棵白花老枝,即為一例。又,傳宋〈十八學士圖〉(故畫00858),實為明中期的作品,畫中孔雀綠釉仰鐘式盆內種植石菖蒲,盆下置一紅釉鼓釘盆托。根莖成束盤於石上,使菖蒲成傘狀。據明人的說法,菖蒲性喜磐石,故有石菖蒲之稱。高濂《遵生八牋.起居安樂牋》,對種植石菖蒲的看法:「…不令日曝…種之昆石…根窠蟠結,密若羅織,石竟不露,又無蔓延,真國初之物也」。 | 颜色釉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3 | ![]() |
明 十五世紀前半 鈞窯 天藍葡萄紫釉渣斗式花盆 | 钧窑,明(公元1368-1644年),无,颜色釉,現況類別:良好 類別:陶瓷器 質材:陶瓷 功能:花器 尺寸:高25.8公分 口徑27.0公分 時代:明 時代2:西元15世紀前半 说明:渣斗式花盆,長頸,球形腹,圈足外撇,全器釉色藍、紫交融,口沿則呈褐色邊。施釉至足際,器底及足沿刷褐色護胎釉,底開五圓形滲水孔,無釉的孔壁見黃灰胎。整體造型工整,修足簡練。器底陰刻「一」字,為同型器中最大的器皿。 渣斗式花盆在宋元時期的各窯址常出現,器底帶滲水孔,口沿常裝飾花邊。例如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收藏的南宋蘇漢臣(1094-1172)〈靚妝仕女〉圖,即出現渣斗式盆種植灌木的情境。院藏傳宋人〈十八學士圖.琴〉(故畫00857) 為明中期的作品,庭院中牡丹盛開,花下紅釉盆內種植石菖蒲。總之,渣斗式花盆最晚在宋代已使用,且器型為後代所沿用。 | 颜色釉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4 | ![]() |
明 十五世紀 鈞窯 天藍葡萄紫釉渣斗式花盆 | 钧窑,明(公元1368-1644年),无,颜色釉,現況類別:良好 類別:陶瓷器 質材:陶瓷 功能:盛裝器,花器 尺寸:高26.0公分 口徑26.8公分 時代:明 時代2:西元15世紀 说明:造型仿古銅器,作渣斗型。侈口外敞,長頸,扁圓腹,底挖五孔,矮圈足。胎厚釉濃,釉表光亮明豔,釉色裏外不一;器外丁香紫釉於頸部滲出藍色的條斑,腹部有一周淡紫色的釉彩。器裏天藍釉面屢見蚯蚓走泥紋。口沿呈褐色邊,施釉至足際,足邊修釉痕清晰可見。底緣修飾平整,露胎處塗醬色護胎汁,底刻數目字「一」 | 颜色釉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5 | ![]() |
明 十五世紀 鈞窯 葡萄紫釉蓮花式盆托 | 钧窑,明(公元1368-1644年),无,颜色釉,現況類別:良好 類別:陶瓷器 質材:陶瓷 功能:花器 尺寸:寬23.5公分 高7.4公分 時代:明 時代2:西元15世紀 说明:盆托作六瓣蓮花形,圓口出沿,沿邊作細稜一道。淺壁,壁面依隨蓮花形,作拱起、凹進的變化,平底,下承三雲頭形足。整體而言,胎骨厚重,莊重典雅,稜線分明。通體罩施紅釉,釉彩絢麗深濃。器外紫紅色釉層中間雜著褐彩,至內周壁轉成紫褐色;底部又暈染成一片褐、紫、藍交融的釉彩,色澤的分佈與釉藥的呈色,千變萬化,無跡可尋。稜邊皆呈黃褐色,尤以內周壁鼓起的弧形稜線最為明顯。施釉至底足,外底塗褐色護胎釉,周緣有支燒痕十八枚,底印數目字「二」。 | 颜色釉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6 | ![]() |
鈞窯 天藍葡萄紫蓮花式花盆 | 钧窑,明(公元1368-1644年),无,颜色釉,无 | 颜色釉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7 | ![]() |
明 十五世紀 鈞窯 天青葡萄紫釉葵花式花盆 | 钧窑,明(公元1368-1644年),无,颜色釉,現況類別:良好 類別:陶瓷器 質材:陶瓷 功能:花器 尺寸:高16.1公分 口徑22.7公分 足徑11.5公分 時代:明 時代2:西元15世紀 说明:花盆作六瓣葵花形,侈口出沿,沿邊凸起一道細稜。深腹、上豐下斂,器壁依隨葵花式而作鼓起、凹進的變化。平底挖五孔,矮圈足,足圈呼應折沿,亦作葵花形。胎體厚重,通體罩施濃釉,釉質乳濁,釉表氣泡稯眼明顯。釉彩豐富多變,口沿稜邊與器內周壁的稜線皆呈褐色。盆外口下一周酒紅色流釉,花瓣形壁面酒紅色的釉彩間雜著灰紫色的彩斑,其中紅色的釉面於燒造過程出現裂隙,為後來的流釉所填補,形成灰紫色的蚯蚓走泥紋。而銜接葵瓣形壁面的凹槽,則是酒紅色的流汁。盆內釉色天青,施釉至足際,底緣平整,無釉處皆塗褐色護胎汁,底印數目字「七」。 | 颜色釉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8 | ![]() |
明 十五世紀 鈞窯 天藍葡萄紫釉葵花式盆托 | 钧窑,明(公元1368-1644年),无,颜色釉,現況類別:良好 類別:陶瓷器 質材:陶瓷 功能:花器 尺寸:高6.5公分 口徑20.3公分 底徑12.5公分 時代:明 時代2:西元15世紀 说明:盆托作六瓣葵花形,圓口出沿,沿邊凸起一道細稜。淺壁,壁面依隨葵花形,而作拱起、凹進的變化。平底,下承三雲頭形足。胎厚釉濃,器形端整,線條分明。通體罩施天藍、葡萄紫釉,釉彩明亮,器內釉面局部沾染土漬;折沿青、紫相間,有數道蚯蚓走泥紋。外壁紫色濃釉變化成淡紫、深紫與紫白的色彩。稜邊皆呈褐色,施釉至底足,外底塗褐黃色護胎釉,周緣有支燒痕十五枚,底印數目字「七」 | 颜色釉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9 | ![]() |
明 十五世紀前半 鈞窯 天藍葡萄紫釉長方花盆 | 钧窑,明(公元1368-1644年),无,颜色釉,現況類別:良好 類別:陶瓷器 質材:陶瓷 功能:花器 尺寸:高14.8公分 口徑長24.3公分 寬16.4公分 時代:明 時代2:西元15世紀前半 说明:四方盆,委角,口沿外折,斜直邊有凸棱,深腹下斂,平底挖五滲水孔,底接四雲頭形足。全器施紫紅釉,口沿處月白釉流淌。花盆棱邊薄釉成褐色,器底刷褐色護胎釉,原刻「十」字。器身與底接縫處呈一凸棱,為接底的製作痕。高濂《起居安樂牋.高子盆景》提道:「…均州窯,圓者居多…,方盆、菱花、葵花制佳,惟可種蒲。」另〈高子書齋說〉一節又載:「書齋宜明靜,不可太敞…花時則插花盈瓶以集香氣;閑時置蒲石于上,收朝露以清目。…盆用白定、官、哥、青東磁、均州窯為上,而時窯次之」。觀察明代畫中類似鈞釉盆的花器,盆內多種植細長葉的石菖蒲。例如院藏傳宋人〈十六應真像〉圖冊(故畫03141-3),應為明代晚期的作品。應真座前,石菖蒲數盆,植於各式成套花器中。明士人喜養石菖蒲,據說菖蒲的根可長達九節,是文人志節的表徵。 | 颜色釉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10 | ![]() |
明 十五世紀 鈞窯 天藍葡萄紫釉長方花盆 | 钧窑,明(公元1368-1644年),无,颜色釉,現況類別:良好 類別:陶瓷器 質材:陶瓷 功能:花器 尺寸:高14.8公分 口徑長20.3公分 寬16.4公分 底徑長13.1公分 寬9.5公分 時代:明 時代2:西元15世紀 说明:花盆作長方形,廣口折沿,沿邊凸起一道細稜。深腹、上豐下斂,平底挖五孔,底接四雲頭形足。形制端整,胎骨堅致。通體罩施藍紫色釉,釉彩濃稠,釉表氣泡稯眼明顯。口沿邊呈褐色,盆外藍、紫釉層交錯相間,釉面出現幾條蚯蚓走泥紋;盆內釉色天藍。盆底塗褐色護胎釉,周邊有支燒痕十四枚、數目字「十」及清宮所刻「建福宮凝輝堂用」的款記。四足底露灰色胎。 | 颜色釉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11 | ![]() |
清 雍正 琺瑯彩黃地赭墨山水圖盤 |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雍正,珐琅彩,現況類別:良好 類別:陶瓷器 質材:陶瓷 功能:盛裝器 尺寸:高3.8公分 口徑16.8公分 時代:清 雍正 時代2:西元1723-1735年 说明:此盤侈口微撇,淺壁,矮圈足。盤內外瓷色不一,外壁施亮黃彩,內壁純白釉上以赭墨繪有山水圖景:遠山朦朧、水波粼粼的湖岸,柳樹下舟中人物正吹笛。如此水氣氤氳的湖光山色,以及充滿野趣的人物活動,正與上方行書筆觸的墨書題句:「野含時雨潤,山雜夏雲多」相互呼應,該詩為唐人宋之問「夏日仙萼亭應制詩」句。又,詩前紅料描繪的「壽如」一印,以及詩後的「山高」、「水長」二印,合成為「壽如山高水長」吉語,盤外底部另有青花書寫「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二行。此盤是雍正朝內廷恭造下具有吉祥寓意的作品。 | 珐琅彩 | 清(公元1636-1911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12 | ![]() |
宋 官窯 灰青葵口碟 | 官窑,北宋(公元960-1127年),无,颜色釉,无 | 颜色釉 | 北宋(公元960-1127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