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器资料库检索
序号 | 小图 | 整器名称 | 简要描述 | 品种 | 朝代 | 拥有人 | |
---|---|---|---|---|---|---|---|
1 | ![]() |
明 成化 天字款 鬥彩龍紋蓋罐 |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成化,斗彩,尺寸 通高11.3公分 口徑6.2公分 底徑9.2公分 寬12.8公分 蓋高1.8公分 寬7.6公分 時代 明 成化 西元1465-1487年 說明 這件蓋罐的器口寬直,短頸,肩部稍寬,腹部上豐下斂而呈微弧圓,至底足內收。本件作品在腹部兩側各畫一尾夔龍首尾相接。龍首鼻梁部分如象鼻高揚,張嘴舌吐蓮花,雙足呈龜足狀帶有四爪,龍身成波曲狀行走,龍翼與龍尾繪畫成卷草紋狀,青花輪廓線內填以綠色釉彩,在行龍的周邊畫如意雲,以青花渲染之,器肩部及腹部底邊畫以俯仰的變形蓮瓣紋,再填以黃釉彩,蓋面寬平,蓋緣邊點以小花,花瓣內填紅釉彩,外底心以青花書一「天」字,整件圖飾活潑,色彩清晰可愛。「天」字蓋罐是成化鬥彩瓷器中極為特殊的一個類象,景德鎮珠山明代御廠故址附近一帶曾出土七種大小不同尺寸,底部均書寫「天」字款的蓋罐,而本院的典藏,除夔龍紋外,尚有天馬紋及海獸波濤文蓋罐。一般所稱「鬥彩」,意指透明釉下青花輪廓與釉上彩飾互相襯托輝映,互為相拼鬥妍。根據近代學者研究,「天」字款蓋罐因「天」字,而隱含有官方用器的含意。 | 斗彩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2 | ![]() |
明 成化 天字款 鬥彩龍紋蓋罐 |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成化,斗彩,尺寸 通蓋高11.3公分 高10.3公分 口徑6.2公分 底徑9公分 時代 明 成化 西元1465至1487年 說明 罐,斂口,短頸,肩部豐圓,斂腹,凹足,帶平頂蓋。全器紋飾用釉下青花勾勒輪廓線,再加填紅、綠、黃諸彩。蓋面畫一夔龍蟠繞,填以綠採;蓋壁繪朵花,填以紅彩;加飾青線四道。肩與腹下各有一週變形蓮瓣紋,染以黃彩。罐腹繪二夔龍,間飾青花如意雲紋。夔龍均作象鼻、雙足、花式尾,舌銜蓮花。平底中書青花「天」字楷款。參考資料 【書名】 【作者/編者】 【出版者】 【出版日期】 《成化瓷器特展圖錄》 蔡和璧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3/09 明成化瓷器特展 童依華 國立故宮博物院 1977 | 斗彩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3 | ![]() |
南宋-元 官窯 青瓷海棠式盆 | 窑口待定,南宋(公元1127-1279年),无,颜色釉,尺寸 高8.4公分 寬15.2公分 長12.0公分 時代 南宋-元 西元1127-1368年 說明 四瓣海棠形花盆,模製成形,侈口,窄折邊,深壁。內底殘留模具壓印痕及六枚支釘,底接四個雲頭形足。內外施青釉,燒後呈色月白帶灰偏米黃,內口緣及外壁滿布灰色開片,局部間雜少許淺色紋片,足端無釉塗赭汁。造型和江西省樟樹市劉公廟南宋開禧元年(1205)墓出土品相似,而透露出此一器形至少可以上溯至十三世紀初。北京故宮博物院也收藏有相似的作品,另外,此件展品的釉色和雲頭形足及足端塗赭汁的特徵,均近似於大英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收藏的米色釉盆托。 參考資料 【書名】 【作者/編者】 【出版者】 【出版日期】 《貴似晨星:清宮傳世12至14世紀青瓷特展》 余佩瑾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6/05 | 颜色釉 |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4 | ![]() |
清 官窯 仿銅釉方鼎式香爐 |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无,颜色釉,无 | 颜色釉 | 清(公元1636-1911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5 | ![]() |
明 官窯 青花圖案花扁壺 |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无,青花,无 | 青花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6 | ![]() |
明 官窯 青花圖案花扁壺 |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无,青花,无 | 青花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7 | ![]() |
清 乾隆窯 青花福壽花卉如意耳扁壺 |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乾隆,青花,无 | 青花 | 清(公元1636-1911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8 | ![]() |
清 官窯 青花花鳥扁壺 |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无,青花,无 | 青花 | 清(公元1636-1911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9 | ![]() |
明 官窯 青花圖案花扁壺 |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永乐,青花,无 | 青花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10 | ![]() |
明 永樂 青花幾何花卉葫蘆扁壺 |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永乐,青花,尺寸 高29.5公分 口徑3.1公分 底徑6.5x5.1公分 時代 明 永樂 西元1403-1424年 說明 綬帶耳扁壺是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生產不輟的器形。扁壺器呈葫蘆形,上半部直口斜壁,中間頸部收束,下半部腹部扁圓,器腹中央有一道明顯接痕,器底帶橢圓形淺圈足,器身上部左右兩側各以綬帶形耳連接肩頸。器身上以青料繪畫轉枝花草紋及幾何花卉紋飾。這類器物主要在行旅往來之時使用,器形可以看到馬木路克王朝(Mamluk Dynasty, 1250-1517)金屬器及陶器的影響。上方漸收的口部,可以防止裝盛於其內的水等液體在行進間向外溢出,兩側的雙繫耳可以用來綑綁繩索,可然後吊繫於人、馬、駱駝之上,方便移動。 參考資料 【書名】 【作者/編者】 【出版者】 【出版日期】 《適於心:明代永樂皇帝的瓷器》 黃蘭茵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7/05 《故宮文物月刊》404期 《故宮文物月刊》編輯部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6/11 《故宮瓷器錄 第二輯 明(丙)》 國立故宮 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 國立故宮 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 1964/04 | 青花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11 | ![]() |
米色釉開光瓜稜蒜頭瓶 |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无,颜色釉,无 | 颜色釉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12 | ![]() |
元-明 龍泉窯 青瓷鏤空花卉香薰 | 龙泉窑,元(公元1206-1368年),无,颜色釉,尺寸 高13.3公分 口徑25.1公分 時代 元-明 西元14世紀 說明 斂口、短頸、腹部扁圓,三柱狀短足。頸部劃回紋一周,肩飾花瓣錦,腹壁於三足間以凹線劃分三等分,各自與足間作鏤空的三角區塊,各鏤雕牡丹、山茶、靈芝等纏枝圖樣,以劃花卷草紋為邊飾。全器胎體厚重,三足矮壯,雕鏤渾樸,釉色深沈。口緣無釉,裡心有圓形無釉的墊燒痕,足端與三足間的底部無釉,後者中央有圓形窯具痕跡。參考資料 【書名】 【作者/編者】 【出版者】 【出版日期】 《碧綠—明代龍泉窯青瓷》 蔡玫芬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9/05 《故宮歷代香具圖錄》A Special of Incense Burners and Perfumers Throughout the Dynasties 陳擎光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1994/01 初版一刷 《故宮瓷器錄 第二輯 明(丁)》(上編)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蔣復璁 1966/01 | 颜色釉 | 元(公元1206-1368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