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我们
  • 古瓷标本库
  • 瓷器资料库
  • 高级检索
    • 标本检索
    • 整器检索
  • 博物馆展
  • 会员中心
    • 常见问题
    • 如何投稿
    • 投稿审核条件
  • 登录/注册
整器资料库检索
    否 是
    序号 小图 整器名称 简要描述 品种 朝代 拥有人
    1 明 青花把蓮花卉紋盤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无,青花,无 青花 明(公元1368-1644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2 珊瑚紅釉描金花蝶長方盆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无,颜色釉,无 颜色釉 清(公元1636-1911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3 清 光緒 粉彩瓷牡丹長方盆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光绪,粉彩,尺寸 高13.7公分 口徑21.3x14.2公分 底徑18.6x11.4公分 時代 清 光緒 西元1875-1908年 說明 長方形盆,平板唇口外撇,內直壁,平底,梯形足。底有兩圓型滲水孔,器壁厚達一公分。整器高溫白釉為底,釉上檸檬黃,平板唇沿繪鈷藍辮紋及各色折枝小碎花草。紋飾佈局兩兩相對稱,一面黑彩勾勒紋飾輪廓及葉脈,再以沒骨筆法,填赭色枝幹及紅、白、紫各色牡丹;另一面則工筆畫紫蘭。底心「體和殿製」朱書篆款。觀察「體和殿製」款瓷器紋飾的佈局,多為折枝花葉,方型器皿則採兩面相對稱裝飾的構思,每一面自成一小品;實有別於大雅齋瓷器,四面紋飾連成一幅畫作的佈局。(參考院藏故瓷03714、9559、00211、00217) 據清宮舊藏體和殿製款瓷器小樣上的黃籤記載:「照此樣黃地五彩花六寸長方盆一對…黃地青花六寸長方花盆一對」,說明當時瓷器花盆都是成對訂製。觀察晚清留下的老照片,成對花盆亦可單獨陳設,且擺放地點內外皆宜。 粉彩 清(公元1636-1911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4 明 官窯 青花花卉碗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宣德,青花,現況類別 良好 青花 明(公元1368-1644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5 明 官窯 祭紅盤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无,颜色釉,現況類別 良好 颜色釉 明(公元1368-1644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6 清 光緒 粉彩菊花紋長方盆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光绪,粉彩,尺寸 高18.5公分 口徑28.5x19公分 底徑24.1x15.8公分 時代 清 光緒 西元1875-1908年 說明 長方盆,平板口沿微外撇,直壁,平底,四梯型足。內施白釉,口沿飾如意雲及回紋。全器塗玻璃白,覆細開片黃釉為地。正面折枝粉菊以紅線鉤勒,紫、白色菊花及海棠花葉則以黑線描邊,再填彩。方盆的兩側,飾白梅及粉色桃花。 此花盆器壁厚達一公分,外底周繞細圓支釘十二枚。底有「體和殿製」朱書篆款。據本展件〈黃地五彩菊花紋長方花盆〉樣稿(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上的黃籤記錄,花盆多以成對的方式訂製。 粉彩 清(公元1636-1911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7 清 康熙 青花松鶴山水鹿紋鳳尾瓶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康熙,青花,尺寸 高44.2公分 口徑20.8公分 底徑13.2公分 時代 清 康熙 西元1662-1722年 說明 瓶口外撇,喇叭狀長頸下接鼓腹,腹下漸收至底足,足部微外撇且內縮成二層式圈足。足內底面畫青雙圈為記,器表紋樣分上、下兩幅,構圖大同小異。前景均畫巨石旁生長的虬枝老松,沿著河岸往後退為遠山及穿梭其間的雲彩。同時透過活動其中的鹿與鶴,傳達出山林間的生命力。特別是下幅紋樣中的對看雙鹿,及一飛舞、一佇立枝梢的雙鶴,在旭日襯托下,具有鹿鶴同春的吉祥含意。 全器形制有鳳尾瓶(或尊)之稱,其祖型並且可上溯至元代的龍泉窯青瓷。清朝生產的鳳尾瓶尺寸有大小之別,如同本展品般係屬中型器。另外,因平潭碗礁一號沈船出土有造型與之相似的青花鳳尾尊,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中亦見一件帶「康熙乙未」年(1715)款識的同型器,而可據以類推此器出產於十八世紀上半葉。 青花 清(公元1636-1911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8 清末 無款 粉彩 詩意圖花盆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无,粉彩,尺寸 高 8.5公分 口徑 14.2公分 足徑 6.3公分 時代 清 西元19世紀 說明 陶淵明〈飲酒〉詩共二十首,此為其五,全詩為︰「結盧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在隱居生涯中,鍾愛的植物為柳、松、菊三種,其中又以菊花最為其偏愛。柳蔭高士,既寓意歸隱又喻高士,因此畫中如要表現陶淵明的孤高不群、安貧樂道的隱逸生活,這三種代表陶淵明精神的植物,是不可或缺的。這對花盆中所繪菊花與柳樹,皆為陶淵明人格的寫照。 粉彩 清(公元1636-1911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9 清末 無款 粉彩詩意圖花盆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咸丰,粉彩,尺寸 高 8.2公分 口徑 14公分 足徑 6.5公分 時代 清 西元1644-1911年 說明 折沿撇口,弧壁內收,矮圈足,底正中有一滲水圓孔,後以砂泥封塞。此應為二件一組成套的花盆。大小尺寸相近,一盆外壁一面畫一高士手持菊花,坐於柳蔭菊叢下,另一則畫一高士坐於坡石上,舉首眺望遠處,畫中人物應該就是晉隱士陶淵明,而兩盆畫意頗象徵陶淵明飲酒詩句中「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兩個不同景象;兩盆另一面墨書︰「淵明酒興子美情詩。辛酉秋月,景盛陶寫。」並有紅印。盆外壁白地上均以各色彩釉描繪,黃菊、綠柳、藍衣、赭石、其它則大多以黑彩鉤繪線條。盆內白釉施半,以下至底部則澀胎無釉,應是為植花而設。胎骨略重,胎白細緻。此套花盆均無官窯款識,然署「景盛陶寫」,顯然是清末景德鎮的民窯陶瓷作坊堂號,辛酉年為咸豐十一年(1861)。此兩盆的人物描繪技法,無論衣褶筆法,或高士臉部的造型,乃至於整體形態,都是出於海上畫派任伯年(任頤)(1840-1896)一系風格,故有可能於咸豐年間進呈清宮蒔花種卉之用。 粉彩 清(公元1636-1911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10 官窯 甜白盤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无,颜色釉,无 颜色釉 明(公元1368-1644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11 白釉盘(白玉小匙)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永乐,颜色釉,无 颜色釉 明(公元1368-1644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12 官窯 甜白盤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无,颜色釉,无 颜色釉 明(公元1368-1644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 665 页/共 736 页 共 8832 条
    • 主页
    • 关于我们
    • 古瓷标本库
    • 瓷器资料库
    • 会员中心
    • 京ICP备202301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