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我们
  • 古瓷标本库
  • 瓷器资料库
  • 高级检索
    • 标本检索
    • 整器检索
  • 博物馆展
  • 会员中心
    • 常见问题
    • 如何投稿
    • 投稿审核条件
  • 登录/注册
整器资料库检索
    否 是
    序号 小图 整器名称 简要描述 品种 朝代 拥有人
    1 官窯 五彩課子圖花盆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无,五彩,无 五彩 明(公元1368-1644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2 官窯 冬青釉編竹花盆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无,颜色釉,无 颜色釉 明(公元1368-1644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3 官窯 冬青釉編竹花盆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无,颜色釉,无 颜色釉 明(公元1368-1644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4 北宋 耀州窯 青瓷劃花三魚小碗 耀州窑,北宋(公元960-1127年),无,颜色釉,尺寸 全高5.1公分 口徑14.3公分 足徑3.9公分 時代 北宋 西元960-1127年 說明 弧形深壁小圈足碗,口微侈,底心微凸,足、底露灰黃色胎,刷有褐色汁。器內外口緣下劃淺線一周。器內壁刻劃小魚三尾,對稱嚴謹,隙地以竹篾劃波浪紋。器外壁斜劃圓弧短線,不規則間宛似花瓣紛飛。 颜色釉 北宋(公元960-1127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5 明 成化 青花梵文杯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成化,青花,尺寸 高5.1公分 口徑8.7公分 足徑3.7公分 時代 明 成化 西元1465-1487年 說明 侈口,弧形壁,圈足。杯內素白無紋。外壁青花書藍查體梵文一週,底邊一圈變形寶蓮紋,蓮上加飾一珠。口足各飾青線二道。底青花書「大明成化年製」雙圈六字楷款。 青花 明(公元1368-1644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6 明 宣德 白釉「壇」字紋盞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宣德,颜色釉,尺寸 高5.4公分 深4.9公分 口徑10.7公分 足徑4.6公分 時代 明 宣德 西元1426-1435年 說明 撇口圓唇,深弧壁,矮圈足。全器施白釉,內、外口沿及足圈均各畫青線二道。器底青花書一「壇」字,外加雙圈。白釉細潤腴厚,胎骨勻稱,圈足露胎,質白堅細。外底心青花書「宣德年製」四字楷款,外加雙圈。 參考資料 【書名】 【作者/編者】 【出版者】 【出版日期】 藍白輝映─院藏明代青花瓷展(Radiating Hues of Blue and White: Ming Dynasty Blue-and-White Porcelains in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Collection) 蔡玫芬、翁宇雯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6/01 《明代宣德官窯菁華特展圖錄》 廖寶秀、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1998/01 《故宮瓷器錄 第二輯 明(甲)》(上編) 國立故宮 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 國立故宮 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 1962/01 颜色釉 明(公元1368-1644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7 清 景德鎮窯 黃地粉彩福壽花盆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乾隆,粉彩,尺寸 高31.6公分 口徑36.6公分 底徑19.1公分 時代 清 西元1644-1911年 說明 筒形花盆,撇口、矮圈足,器底一滲水孔。器身以紅彩書團「壽」字紋,隙地填藍彩;團「壽」紋之外則繞變形萬字紋,紅色蝙蝠翱翔其間,隙地填黃。花盆的沿邊分別裝飾藍地黑線「萬」字紋及如意雲紋,紋飾充滿「萬福捧壽」的吉祥畫面。在院藏清乾隆〈緙絲春蔬圖掛屏〉畫中,紅色團壽紋花盆種植一叢爆穗的萬年青。在此「長」、「萬年」與「壽」字皆有恆長的意涵;萬年青的「青」字與清皇室的「清」字諧音。因此,畫軸題名「長清」實為花盆紋飾與盆內植栽的吉祥諧音及寓意的組合。緙絲團壽花盆,口沿、團壽等處運用絲線加金線錘金的技法;而盆內的萬年青則多以筆描繪、推染而成,為清中期之後緙絲作品的特色。畫幅中「乾隆宣翰」、「乾隆」等閒章及「己亥年春朝御筆」的緙絲題字,或可推測畫軸在清乾隆六十年(1779)的春節期間,皇帝親筆繪製並令緙絲而成。觀察畫軸中的盆景,在花盆的近底處蕉葉紋呈尖方錐形,是十八世紀下半葉瓷器上常見的蕉葉紋樣式。 粉彩 清(公元1636-1911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8 清 晚期 五彩瓷「壽」字紋盆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光绪,五彩,尺寸 高29.7公分 口徑36.0公分 底徑20.8公分 時代 清 晚期 西元19世紀下半葉 說明 敞口盆,直筒器身,矮圈足。黃地釉上紅、藍兩色彩書「壽」字,唇及底沿各繪如意與變形蕉葉紋,器底露灰白胎。荷蘭畫家胡博華士曾為慈禧太后作〈七十大壽油畫坐像〉(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畫中太后身著團壽紋衣裳,身側各置一「壽」字紋大花盆,樣式與本展件類似。盆內栽植粉色桃花,盆與花之間呈「壽桃」諧音意。院藏清乾隆緙絲〈春蔬圖掛屏〉(故絲00198)中,花盆上畫「壽」字紋,盆內栽植萬年青,題名「長清」。吉祥文字作為花盆紋飾,如院藏〈清黃地「吉祥富貴」大花盆〉(故瓷03818),以「吉祥富貴」四大字直述。筆畫內填綠葉、牡丹、茶花、蓮花等折枝花卉,寓意藉由天地萬物的力量,以植物為象徵,求長壽之歡樂,是為「造意」的添加。清中晚期以來,畫風充滿吉祥意。也間接影響慈禧太后時期宮中花器紋飾設計的選擇。 五彩 清(公元1636-1911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9 明 成化 白瓷碗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成化,颜色釉,尺寸 高8.2公分 口徑18.5公分 底徑7.5公分 時代 明 成化 西元1465-1487年 颜色釉 明(公元1368-1644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10 官窯 粉彩福壽彩蝶大花盆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无,粉彩,无 粉彩 清(公元1636-1911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11 清 青花卍字紋雙耳瓶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无,青花,尺寸 高40.7、口徑15.2、底徑14公分 時代 清 十七世紀下半葉 西元1651-1700年 說明 瓶口外翻、長頸、斜肩,腹部上豐下收,底接圈足。頸兩側加飾藍彩雙耳。底面施釉、無款識標記。足底著地處露胎。器表以白地藍花和藍地白花穿插為飾。頸外畫蕉葉,中心留白。頸肩相接處環繞一圈尖角圖案,肩部繞飾一周藍底白梅冰裂紋,腹部為藍底白色卍字錦,近底處則接變形蓮瓣及圈點紋。從裝飾紋樣看,中心留白的蕉葉紋自十五世紀已出現,而卍字錦自十六世紀晚期已成為卡拉克樣式瓷器上經常可見的裝飾元素之一,其表現手法並且可概分成白地藍花、藍地白花和模印堆花等不同的式樣。至於冰梅紋亦同步流行於十七世紀,以碗礁一號沈船出土品為例,至少存在三種不同的樣式。最後回到此品的定年判斷,因考慮傳世存在一件裝飾藍地白卍字錦紋的瓷盤帶有康熙年款,以及康熙朝也生產以銅絲圈繪出冰梅紋圖案的掐絲琺瑯器,甚至連十二美人圖之一的「鑑古」軸中的仕女也穿著印有冰梅紋的衣服。 青花 清(公元1636-1911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12 清 康熙加彩白瓷碗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康熙,颜色釉,清 康熙加彩(瓷胎為明永樂白瓷碗 內有「永樂年製」暗款)胭脂紅彩碗「成化年製」款,尺寸 高6.5公分 口徑21.3公分 底徑6.7公分 時代 清 康熙 西元1662-1722年 颜色釉 清(公元1636-1911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 670 页/共 736 页 共 8832 条
    • 主页
    • 关于我们
    • 古瓷标本库
    • 瓷器资料库
    • 会员中心
    • 京ICP备202301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