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器资料库检索
序号 | 小图 | 整器名称 | 简要描述 | 品种 | 朝代 | 拥有人 | |
---|---|---|---|---|---|---|---|
1 | ![]() |
清 晚期 淺絳彩瓷仕女花盆 |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同治,粉彩,尺寸 底徑 11.9公分 口徑 14公分 高12公分 時代 清 晚期 同治元年 西元1862年 說明 圓筒形瓷花盆,平底,底部鏤空的二個水孔,已填滿黃泥。外壁以淺絳彩書畫為飾。半壁書題「玉人美色正清華」,款署:「壬戌之春月以書復與寫竹」,印文模糊;另半壁繪花樹下的女子,閒坐在石上,衣裝清雅,身姿端莊,神情作若有所思狀﹔身旁放置花籃,折花數莖﹔而竹籬邊菊花盛開。淺絳彩瓷,係指一種晚清至民國初年流行的釉上彩瓷,其黑色灰淡,並染淡赭、淺紅、水綠、淡藍、淺紫等色彩,經低溫燒成;其繪畫效果濃淡相間,與紙絹之淺絳畫相似,故有「淺絳彩」之稱。由於不須施玻璃白,故可直接以瓷器為畫面,由畫家引筆書畫,勾描渲染一如紙絹。本件瓷器有壬戌紀年,應為同治元年(1862)的作品。 | 粉彩 | 清(公元1636-1911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2 | ![]() |
官窯 五彩游魚花盆 |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无,五彩,无 | 五彩 | 清(公元1636-1911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3 | ![]() |
清 光緒 粉彩萱草紋盆 |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光绪,粉彩,尺寸 高16.2公分 口徑24.7公分 底徑16.9公分 時代 清 光緒 西元1874-1908年 說明 花盆,折沿、深腹下斂,臥足,平底。整器施粉白釉,紋飾以紅、黑線起稿,內填玻璃白為溶劑,再填入各色彩料。口沿多彩如意雲,唇下畫回紋。器身黃釉地,萱草長於兩褐色梅枝之間,以石綠作葉,朱紅為花,整體色彩繽紛醒目。器底有圓型滲水孔二,底心「體和殿製」朱書篆款。 據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作品原始樣稿上黃籤的記錄,當時除燒製本展件花盆及〈粉地青花〉各一對。觀察本展件、院藏〈青花萱草盆〉(故瓷08119)及樣稿三者間的紋飾關係,不難發現佈局的差異。例如萱草與梅枝呈右傾的姿態,梅枝環擁萱花,又梅花有盛開及含苞等區別。此現象說明畫工雖然臨稿樣繪製,但只需掌握大原則,細部仍多有變化,顯示清宮亦給予畫工創作的自由度。參考資料 【書名】 【作者/編者】 【出版者】 【出版日期】 | 粉彩 | 清(公元1636-1911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4 | ![]() |
五彩富貴白頭花盆 |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无,五彩,无 | 五彩 | 清(公元1636-1911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5 | ![]() |
官窯 粉彩梅竹花盆 |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无,粉彩,无 | 粉彩 | 清(公元1636-1911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6 | ![]() |
官窯 粉彩蘭竹花盆 |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无,粉彩,无 | 粉彩 | 清(公元1636-1911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7 | ![]() |
乾隆窯 青花番蓮盃 |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乾隆,青花,无 | 青花 | 清(公元1636-1911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8 | ![]() |
乾隆窯 青花番蓮盃 |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乾隆,青花,无 | 青花 | 清(公元1636-1911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9 | ![]() |
乾隆窯 青花番蓮盃 |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乾隆,青花,无 | 青花 | 清(公元1636-1911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10 | ![]() |
乾隆窯 青花番蓮盃 |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乾隆,青花,无 | 青花 | 清(公元1636-1911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11 | ![]() |
乾隆窯 青花番蓮盃 |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乾隆,青花,无 | 青花 | 清(公元1636-1911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12 | ![]() |
乾隆窯 青花番蓮盃 |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乾隆,青花,无 | 青花 | 清(公元1636-1911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