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器资料库检索
序号 | 小图 | 整器名称 | 简要描述 | 品种 | 朝代 | 拥有人 | |
---|---|---|---|---|---|---|---|
1 | ![]() |
清 雍正 綠釉杯 |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雍正,颜色釉,尺寸 高6公分 口徑9.1公分 底徑3.5公分 時代 清 雍正 西元1723-1735年 說明 撇口,直弧壁,矮圈足。器內白釉無紋,外壁施淺綠釉,釉色嫩綠淡雅,釉面滿佈細碎開片。底青花書「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二行楷款,外加雙方框。一般俗稱此類勻淨淡綠微泛黃色者為吹綠,因其以吹釉技法製成而得名。吹綠色是雍正朝低溫琺瑯綠釉的代表釉色,多見於小品器類。由於釉色較難控制,故本院所藏數十件吹綠、翡翠釉杯,幾乎件件皆有色差,有的偏綠、有的偏黃。此類尺寸為小號茶圓,亦稱茶盃,雍正《活計檔》記載宮廷燒製有大號與小號磁茶圓之分,口徑10公分者為大號茶圓。此盃清室善後委員會點交清冊品名為「雍正款松石綠茶盃」,有撇口、及敞直口等數種。 | 颜色釉 | 清(公元1636-1911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2 | ![]() |
清 雍正 綠釉杯 |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雍正,颜色釉,尺寸 高5.6公分 口徑8.8公分 底徑4.1公分 時代 清 雍正 西元1723-1735年 說明 敞口,直弧壁,矮圈足。器內白釉無紋,外壁施淺綠釉,釉色嫩綠淡雅,釉面滿佈細碎開片。底青花書「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二行楷款,外加雙方框。一般俗稱此類勻淨淡綠微泛黃色者為吹綠,因其以吹釉技法製成而得名。吹綠色是雍正朝低溫琺瑯綠釉的代表釉色,多見於小品器類。由於釉色較難控制,故本院所藏數十件吹綠、翡翠釉杯,幾乎件件皆有色差,有的偏綠、有的偏黃。此類尺寸為小號茶圓,亦稱茶盃,雍正《活計檔》記載宮廷燒製有大號與小號磁茶圓之分,口徑10公分者為大號茶圓。此盃清室善後委員會點交清冊品名為「雍正款松石綠茶盃」,有撇口、及敞直口等數種。 | 颜色釉 | 清(公元1636-1911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3 | ![]() |
清 雍正 綠釉杯 |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雍正,颜色釉,尺寸 高5.5公分 口徑8.6公分 底徑4.1公分 時代 清 雍正 西元1723-1735年 說明 敞口,直弧壁,矮圈足。器內白釉無紋,外壁施淺綠釉,釉色嫩綠淡雅,釉面滿佈細碎開片。底青花書「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二行楷款,外加雙方框。一般俗稱此類勻淨淡綠微泛黃色者為吹綠,因其以吹釉技法製成而得名。吹綠色是雍正朝低溫琺瑯綠釉的代表釉色,多見於小品器類。由於釉色較難控制,故本院所藏數十件吹綠、翡翠釉杯,幾乎件件皆有色差,有的偏綠、有的偏黃。此類尺寸為小號茶圓,亦稱茶盃,雍正《活計檔》記載宮廷燒製有大號與小號磁茶圓之分,口徑10公分者為大號茶圓。此盃清室善後委員會點交清冊品名為「雍正款松石綠茶盃」,有撇口、及敞直口等數種。 | 颜色釉 | 清(公元1636-1911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4 | ![]() |
清 雍正 綠釉杯 |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雍正,颜色釉,尺寸 高5.6公分 口徑8.7公分 足徑4.1公分 時代 清 雍正 西元1723-1735年 說明 松石綠釉茶杯敞口,直弧壁,矮圈足。器內白釉無紋,外壁施淺綠釉,釉色嫩綠淡雅,釉面滿佈細碎開片。底青花書「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二行楷款,外加雙方框。一般俗稱此類勻淨淡綠微泛黃色者為吹綠,因其以吹釉技法製成而得名。吹綠色是雍正朝低溫琺瑯綠釉的代表釉色,多見於小品器類。由於釉色較難控制,故本院所藏數十件吹綠、翡翠釉杯,幾乎件件皆有色差,有的偏綠、有的偏黃。此類尺寸為小號茶圓,亦稱茶盃,雍正《活計檔》記載宮廷燒製有大號與小號磁茶圓之分,口徑10公分者為大號茶圓。此盃清室善後委員會點交清冊品名為「雍正款松石綠茶盃」,有撇口、及敞直口等數種。 考資料 【書名】 【作者/編者】 【出版者】 【出版日期】 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 = The Far-Reaching Fragrance of Tea: The Art and Culture of Tea in Asia 廖寶秀主編 國立故宮博物院 2015/11 | 颜色釉 | 清(公元1636-1911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5 | ![]() |
清 雍正 綠釉杯 |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雍正,颜色釉,尺寸 高5.9公分 口徑9公分 底徑3.4公分 時代 清 雍正 西元1723-1735年 說明 撇口,直弧壁,矮圈足。器內白釉無紋,外壁施淺綠釉,釉色嫩綠淡雅,釉面滿佈細碎開片。底青花書「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二行楷款,外加雙方框。一般俗稱此類勻淨淡綠微泛黃色者為吹綠,因其以吹釉技法製成而得名。吹綠色是雍正朝低溫琺瑯綠釉的代表釉色,多見於小品器類。由於釉色較難控制,故本院所藏數十件吹綠、翡翠釉杯,幾乎件件皆有色差,有的偏綠、有的偏黃。此類尺寸為小號茶圓,亦稱茶盃,雍正《活計檔》記載宮廷燒製有大號與小號磁茶圓之分,口徑10公分者為大號茶圓。此盃清室善後委員會點交清冊品名為「雍正款松石綠茶盃」,有撇口、及敞直口等數種。 | 颜色釉 | 清(公元1636-1911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6 | ![]() |
清 雍正 綠釉杯 | 景德镇窑(江西),清(公元1636-1911年),雍正,颜色釉,尺寸 高5.9公分 口徑9.2公分 足徑3.5公分 時代 清 雍正 西元1723-1735年 說明 敞口,深弧壁,矮圈足。器內白釉無紋,外壁施淺綠釉,釉色嫩綠淡雅,釉面滿佈細碎開片。底青花書「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二行楷款,外加雙圈。 一般稱此勻淨淡綠微泛黃色者為吹綠,或形容其吹之可破的嬌嫩感覺,或因其以吹釉技法製成而得名。吹綠色是雍正朝低溫銅綠釉的代表釉色,多見於小品器類。由於釉色較難控制,故本院所藏數十件吹綠釉杯,幾乎件件皆有色差,有的偏綠、有的偏黃。此類尺寸小碗作品茗之用,清室善後委員會點交清冊中原品名為「雍正款松石綠茶盃」,有撇口、及敞直口兩種。 參考資料 【書名】 【作者/編者】 【出版者】 【出版日期】 Emperors Treasures: Chinese Art from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 Jay Xu, He Li Asian Art Museum 2016 《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畫》 廖寶秀、歐蘭英(Oranjie, Eveline)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2/06 | 颜色釉 | 清(公元1636-1911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7 | ![]() |
正德窯 青花番蓮五龍高足碗 |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正德,青花,良好 | 青花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8 | ![]() |
正德窯 青花番蓮五龍高足碗 |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正德,青花,良好 | 青花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9 | ![]() |
明 弘治 黃釉盤 |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弘治,颜色釉,尺寸 高4.5公分 口徑21.5公分 底徑13公分 時代 明 弘治 西元1488-1505年 說明 敞口、淺弧壁、帶圈足,足緣、口沿皆薄而細緻。器內外壁施黃釉、胎釉細膩,色澤勻淨明潔。器底白釉,書青花「大明弘治年製」雙行六字雙圈款。明代的黃釉,係在素胎上掛高溫透明釉後,再以澆釉的方法澆淋低溫黃釉,燒成後,色清亮無雜點,透明度高。宣德時己燒造此種釉色,終明之世,各朝均有造作。但釉汁的明淨嬌嫩,以弘治朝為最出色,有「嬌黃」之稱。是官家的色澤,明中葉曾禁止民間使用。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書名】 【作者/編者】 【出版者】 【出版日期】 《故宮瓷器錄 第二輯 明(乙)》(上編) 國立故宮 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 國立故宮 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 1963/01 | 颜色釉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10 | ![]() |
明 弘治 黃釉盤 |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弘治,颜色釉,尺寸 高5公分 口徑21.6公分 底徑13.8公分 時代 明 弘治 西元1488-1505年 說明 敞口、淺弧壁、帶圈足,足緣、口沿皆薄而細緻。器內外壁施黃釉、胎釉細膩,色澤勻淨明潔。器底白釉,書青花「大明弘治年製」雙行六字雙圈款。明代的黃釉,係在素胎上掛高溫透明釉後,再以澆釉的方法澆淋低溫黃釉,燒成後,色清亮無雜點,透明度高。宣德時己燒造此種釉色,終明之世,各朝均有造作。但釉汁的明淨嬌嫩,以弘治朝為最出色,有「嬌黃」之稱。是官家的色澤,明中葉曾禁止民間使用。 | 颜色釉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11 | ![]() |
明 弘治 黃釉盤 |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弘治,颜色釉,尺寸 高4.4公分 口徑21.5公分 底徑13.5公分 時代 明 弘治 西元1488-1505年 說明 敞口、淺弧壁、帶圈足,足緣、口沿皆薄而細緻。器內外壁施黃釉、胎釉細膩,色澤勻淨明潔。器底白釉,書青花「大明弘治年製」雙行六字雙圈款。明代的黃釉,係在素胎上掛高溫透明釉後,再以澆釉的方法澆淋低溫黃釉,燒成後,色清亮無雜點,透明度高。宣德時己燒造此種釉色,終明之世,各朝均有造作。但釉汁的明淨嬌嫩,以弘治朝為最出色,有「嬌黃」之稱。是官家的色澤,明中葉曾禁止民間使用。 參考資料 【書名】 【作者/編者】 【出版者】 【出版日期】 《故宮瓷器錄 第二輯 明(乙)》(上編) 國立故宮 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 國立故宮 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 1963/01 | 颜色釉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 |
12 | ![]() |
明 弘治 黃釉盤 | 景德镇窑(江西),明(公元1368-1644年),弘治,颜色釉,尺寸 高4.5公分 口徑21.7公分 底徑13.2公分 時代 明 弘治 西元1488-1505年 說明 敞口、淺弧壁、帶圈足,足緣、口沿皆薄而細緻。器內外壁施黃釉、胎釉細膩,色澤勻淨明潔。器底白釉,書青花「大明弘治年製」雙行六字雙圈款。明代的黃釉,係在素胎上掛高溫透明釉後,再以澆釉的方法澆淋低溫黃釉,燒成後,色清亮無雜點,透明度高。宣德時己燒造此種釉色,終明之世,各朝均有造作。但釉汁的明淨嬌嫩,以弘治朝為最出色,有「嬌黃」之稱。是官家的色澤,明中葉曾禁止民間使用。 參考資料 【書名】 【作者/編者】 【出版者】 【出版日期】 《故宮文物菁華百品展(Ⅱ)》 嵇若昕、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 臺北巿: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1/07 《故宮瓷器錄 第二輯 明(乙)》(上編) 國立故宮 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 國立故宮 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 1963/01 | 颜色釉 | 明(公元1368-1644年) | 台北故宫博物院 |